人生或许就是这样,越追求,越得不到。我与三清山之间,就有这样一段曲折的经历。
三清山,位于江西上饶市玉山县与德兴市的交界处,江西第一个获得“世界自然遗产”称号的景区,《中国国家地理》曾把三清山列入“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”之一。就是这样一处风景秀丽的地方,却始终与我有一段化不开的缘,纠缠在心。
这两年的时间里,我走南闯北,手中的相机几乎拍摄到了各种名山大川,唯独将三清山遗漏了。甚至三清山方面寄来了住宿、门票等,均因为时间冲突,最后都与三清山失之交臂。直到这次受上饶市“三清媚女子文学会”的邀请,才终于挤出时间来到了三清山。
或许真的让我无法得以完整地揭开三清山的神秘面纱,来到三清山后,恰遇连绵秋雨。坐缆车上到半山腰,能见度才有个三五米,整个三清山如同被白纱笼罩住一样,神龙见尾不见首,用当地人的话说,这样的天气上三清山,只能抬头看雾,低头看路,旁边可以看看树。
第一次登三清山,只在缆车平台的周边转了一小部分,便只得悻悻而归,下的山去直奔临近的婺源县。在婺源拍摄到第三天,突然发现天气转晴,蓝天白云直挂头顶,想着离婺源才区区七十多公里的三清山,应该也是如此的好天气,便临时决定再上三清山。
从婺源上了去三清山的高速公路,送我的司机笑着对我说,这次可以不用担心了,瞧这天气多好,这两天会是拍摄三清山的好天气,等着看大片了。
到达三清山时,已经是下午的四点,考虑到三清山索道在五点就停止营行,此刻即便上山,下山也将要靠自己步行。山里的天气黑的早,出于安全考虑,便想着第二天一早上山拍摄。
一夜无眠,思量着第二天上山的拍摄方案,直到凌晨才睡着。早上起床,看到手机在响,拿起一看,才发现是文学会的领导发来一条微信,大意是说:看来你真的与三清山无缘,早上开始下大雨了。看完手机,我迅捷拉开酒店客房的窗帘,探头朝窗外望去,只见大雨在稀里哗啦地下着,远处三清山,早已被白色的雨雾遮住了。可以想象,那时我的心肯定是崩溃的。
因为雨下的太大,准备陪同我一起上山的导游跟我商量,是不是等这雨停了再上山?无奈,只能坐在客房里等雨停。大雨淅淅沥沥下了大半天,到中午时分才见稍微停顿下来,于是赶紧叫上导游,坐缆车上山。
出于对我的宽慰,坐在上山的缆车里,导游一直对我讲解三清山的故事,还把自己用手机拍摄到的三清山照片让我欣赏。当我看了导游手机里的相片,心情更是绝望。导游说她一年之内要带客人上山二百多次,每当有看到好的景色,就会用手机拍摄下来。手机就这样拍了删,删了再拍,如今留下的全是精华部分。
看着热情的导游,我说这样吧,今天也拍不了照片,你就把手机里的照片导一些给我,就算让我完成一个心愿。导游很爽快地答应下来,于是我的第二次三清山之旅,便成为一场纯粹的到此一游。
其实,雨雾中的三清山,还是有它独特的美。江南地区的山体,大多以秀丽著称,三清山也不列外。这座昔日道教名山,展现在我眼前的是雨雾中的婀娜多姿。
三清山的主体呈南北长,东西窄,它以独特的花岗岩石柱与山峰、以及多种植被组成一处既典雅又壮观的自然景观。三清山的主峰玉景峰海拔1819米,它与邻近的玉虚、玉华两峰,组合成类似尊神列坐山巅形象,这三座山峰,便被后人形象地比喻为道教中的玉清、上清和太清三位先贤,俗称“三清”,三清山的得名也从此而来。
三清山的兴盛,始终跟中国本土的道教息息相关。还在东晋年间,当时的炼丹术士葛洪,第一个来到三清山中,看中的便是这里山势奇骏,且山间常有云雾缠绕,似神仙之地。葛洪来到三清山后,便开始了他的炼丹生涯,并于此专注道教研究、传播。如今的三清山上,据说还留有当年葛洪亲手开挖的丹井,当地人称此井为“仙井”,因为它历经千百年,依旧终年不见干枯,沐沐泉水依旧香甜解渴。
葛洪后来有没有得道羽化成仙,已不重要,因为他为后人留下了以道教为核心的三清山文化,以及三清山壮美的风景。三清山的大部分山体,以裸露的花岗岩石为主体,这种坚硬无比的山石,虽经历数百万年的演变,却依然挺立,并组成三清山各式如鬼斧神工般雕琢出来的景观,有名的如东方女神、巨蟒出山、猴王献宝、玉女开怀等十大景观,而且每一处都是栩栩如生、惟妙惟肖。
同样是山,如果说安徽的黄山是美在其外表,因为黄山的伟岸无人能比,而三清山的美,却是美在骨子里,因为三清山的许多景观,就是用大大小小的花岗岩组合成的。三清山的山里,密集分布着各种造型的花岗石体,或耸立于山巅,或侧卧于山间,几乎每一处花岗岩的缝隙,都生长着茂盛的植物,大部分的树龄在百年或千年以上。这种能顽强扎根于花岗岩或浅地表上的植物,构成了三清山美丽的外衣。
沿着山腰间修建的步行栈道,你可以通向三清山的四处。有导游带领的好处,便是能少走冤枉路,几乎可以直奔每一处景观而去。虽说山顶的雨雾很大,要完全辨别出那些景观,有些吃力。但那种若隐若现,转瞬间又无处可寻的风景,确实让我这个雨中登山的人,见识到了它的魅力。
当导游指向眼前的神女峰,才依稀能分辨出它的外形,突然一阵雨雾飘过来,神女峰竟在眼前完全消失了。导游开玩笑地说,因为神女害羞,看到你冒雨来看它,不好意思了,只能躲起来。玩笑终归只是个玩笑,但大自然这种出神入化的挪移神功,却让我真正见识到它的魔力。或许,天晴的时候,那是另一番景象。
五天之内两上三清山,并没有真正撩开它神秘的面纱。下的山来,跟导游分手时,说了这样一句笑话,三清山,也许只有三次邀请上山,才算圆满,才能解开这份缘。
好吧,我等待着第三次登上三清山。
{{el.itemTitle}}
{{el.itemStyleClassTitle}}
{{el.itemStyleClassTitle}} {{el.itemStyleClass2Titles}}
人生或许就是这样,越追求,越得不到。我与三清山之间,就有这样一段曲折的经历。
三清山,位于江西上饶市玉山县与德兴市的交界处,江西第一个获得“世界自然遗产”称号的景区,《中国国家地理》曾把三清山列入“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”之一。就是这样一处风景秀丽的地方,却始终与我有一段化不开的缘,纠缠在心。
这两年的时间里,我走南闯北,手中的相机几乎拍摄到了各种名山大川,唯独将三清山遗漏了。甚至三清山方面寄来了住宿、门票等,均因为时间冲突,最后都与三清山失之交臂。直到这次受上饶市“三清媚女子文学会”的邀请,才终于挤出时间来到了三清山。
或许真的让我无法得以完整地揭开三清山的神秘面纱,来到三清山后,恰遇连绵秋雨。坐缆车上到半山腰,能见度才有个三五米,整个三清山如同被白纱笼罩住一样,神龙见尾不见首,用当地人的话说,这样的天气上三清山,只能抬头看雾,低头看路,旁边可以看看树。
第一次登三清山,只在缆车平台的周边转了一小部分,便只得悻悻而归,下的山去直奔临近的婺源县。在婺源拍摄到第三天,突然发现天气转晴,蓝天白云直挂头顶,想着离婺源才区区七十多公里的三清山,应该也是如此的好天气,便临时决定再上三清山。
从婺源上了去三清山的高速公路,送我的司机笑着对我说,这次可以不用担心了,瞧这天气多好,这两天会是拍摄三清山的好天气,等着看大片了。
到达三清山时,已经是下午的四点,考虑到三清山索道在五点就停止营行,此刻即便上山,下山也将要靠自己步行。山里的天气黑的早,出于安全考虑,便想着第二天一早上山拍摄。
一夜无眠,思量着第二天上山的拍摄方案,直到凌晨才睡着。早上起床,看到手机在响,拿起一看,才发现是文学会的领导发来一条微信,大意是说:看来你真的与三清山无缘,早上开始下大雨了。看完手机,我迅捷拉开酒店客房的窗帘,探头朝窗外望去,只见大雨在稀里哗啦地下着,远处三清山,早已被白色的雨雾遮住了。可以想象,那时我的心肯定是崩溃的。
因为雨下的太大,准备陪同我一起上山的导游跟我商量,是不是等这雨停了再上山?无奈,只能坐在客房里等雨停。大雨淅淅沥沥下了大半天,到中午时分才见稍微停顿下来,于是赶紧叫上导游,坐缆车上山。
出于对我的宽慰,坐在上山的缆车里,导游一直对我讲解三清山的故事,还把自己用手机拍摄到的三清山照片让我欣赏。当我看了导游手机里的相片,心情更是绝望。导游说她一年之内要带客人上山二百多次,每当有看到好的景色,就会用手机拍摄下来。手机就这样拍了删,删了再拍,如今留下的全是精华部分。
看着热情的导游,我说这样吧,今天也拍不了照片,你就把手机里的照片导一些给我,就算让我完成一个心愿。导游很爽快地答应下来,于是我的第二次三清山之旅,便成为一场纯粹的到此一游。
其实,雨雾中的三清山,还是有它独特的美。江南地区的山体,大多以秀丽著称,三清山也不列外。这座昔日道教名山,展现在我眼前的是雨雾中的婀娜多姿。
三清山的主体呈南北长,东西窄,它以独特的花岗岩石柱与山峰、以及多种植被组成一处既典雅又壮观的自然景观。三清山的主峰玉景峰海拔1819米,它与邻近的玉虚、玉华两峰,组合成类似尊神列坐山巅形象,这三座山峰,便被后人形象地比喻为道教中的玉清、上清和太清三位先贤,俗称“三清”,三清山的得名也从此而来。
三清山的兴盛,始终跟中国本土的道教息息相关。还在东晋年间,当时的炼丹术士葛洪,第一个来到三清山中,看中的便是这里山势奇骏,且山间常有云雾缠绕,似神仙之地。葛洪来到三清山后,便开始了他的炼丹生涯,并于此专注道教研究、传播。如今的三清山上,据说还留有当年葛洪亲手开挖的丹井,当地人称此井为“仙井”,因为它历经千百年,依旧终年不见干枯,沐沐泉水依旧香甜解渴。
葛洪后来有没有得道羽化成仙,已不重要,因为他为后人留下了以道教为核心的三清山文化,以及三清山壮美的风景。三清山的大部分山体,以裸露的花岗岩石为主体,这种坚硬无比的山石,虽经历数百万年的演变,却依然挺立,并组成三清山各式如鬼斧神工般雕琢出来的景观,有名的如东方女神、巨蟒出山、猴王献宝、玉女开怀等十大景观,而且每一处都是栩栩如生、惟妙惟肖。
同样是山,如果说安徽的黄山是美在其外表,因为黄山的伟岸无人能比,而三清山的美,却是美在骨子里,因为三清山的许多景观,就是用大大小小的花岗岩组合成的。三清山的山里,密集分布着各种造型的花岗石体,或耸立于山巅,或侧卧于山间,几乎每一处花岗岩的缝隙,都生长着茂盛的植物,大部分的树龄在百年或千年以上。这种能顽强扎根于花岗岩或浅地表上的植物,构成了三清山美丽的外衣。
沿着山腰间修建的步行栈道,你可以通向三清山的四处。有导游带领的好处,便是能少走冤枉路,几乎可以直奔每一处景观而去。虽说山顶的雨雾很大,要完全辨别出那些景观,有些吃力。但那种若隐若现,转瞬间又无处可寻的风景,确实让我这个雨中登山的人,见识到了它的魅力。
当导游指向眼前的神女峰,才依稀能分辨出它的外形,突然一阵雨雾飘过来,神女峰竟在眼前完全消失了。导游开玩笑地说,因为神女害羞,看到你冒雨来看它,不好意思了,只能躲起来。玩笑终归只是个玩笑,但大自然这种出神入化的挪移神功,却让我真正见识到它的魔力。或许,天晴的时候,那是另一番景象。
五天之内两上三清山,并没有真正撩开它神秘的面纱。下的山来,跟导游分手时,说了这样一句笑话,三清山,也许只有三次邀请上山,才算圆满,才能解开这份缘。
好吧,我等待着第三次登上三清山。